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www/wwwroot/www.d1lqw.com/cache/othercache/91/39a209d2b3966da857a35f1940b75d91.data)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www1/wwwroot/www.d1lqw.com/:/tmp/) in /www1/wwwroot/www.d1lqw.com/e/dongpo/htmlcache/dp_funs.php on line 66
海外足球资本市场的“中国印记” - 第一篮球网
首页 > 足球 > 英超 > 海外足球资本市场的“中国印记”

海外足球资本市场的“中国印记”

发布在英超 2021-11-30 11:07:05    作者:贰零贰零十月十二湖人总冠军

前言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足球产业年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占体育产值的比重超40%,堪称“世界第17大经济体”;全球球迷超过16亿人,其中中国球迷就超过3亿。我们都知道,足球运动的商业价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定比例的份额。其市场为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资金重组及提高就业机会提供了条件。因此,当下的足球运动,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体育项目,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涉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


负债超10亿欧元的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现场直播世界杯。随后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德国足球甲级联赛……欧洲知名的足球联赛逐渐进入到了中国人的视野。对于很多中国球迷来说,这些高水平的欧洲足球联赛,变得似乎不再那么遥远。而早期中国资本介入海外足球市场,应该是从欧洲联赛赛场边不断闪烁变化的中文广告开始的。这种形式的曝光率相当有限,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而伴随着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之后,中国资本2015年在境内外体育市场的并购量大幅增加,其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就有33起,总投入近400亿元人民币,与前一年相比,并购笔数增长50%,金额增长2倍以上。中国资本逐渐成为了欧洲足坛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升温

中资投身海外足球市场始于2009年,当时香港商人杨家诚购得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英超”)球队伯明翰94%的股份,拉开了中国资本入股海外足球俱乐部的序幕。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逐渐升温,中资海外并购发展,逐渐形成了燎原之势。


2002年,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去了一趟伦敦,走访了位于英国伦敦的西汉姆联足球俱乐部,这是一次经纪人的安排,随后BBC的网站就出现了”中国资本有意伦敦俱乐部”的说法。当时尹明善的伦敦之行,旨在留意与他产业相关的足球俱乐部,但未必有明确的收购意向。不过,在英国媒体眼里,这只是中国新兴富豪秀肌肉的机会。而尹明善也不会将自己的资本投入到海外足球俱乐部,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世上还有很多好的生意机会。投资海外足球俱乐部,必须经营得当,才会有保值的可能性。在当时尹明善的管理架构里,还缺乏擅长管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能力,因此他的伦敦之行,只是看看而已。这可以看成是中国资本跻身欧洲足球市场的一次试水。


2017年夏天,号称世界第一足球联赛的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已经彻底国际资本化。中国资本与英超俱乐部之间的故事,首先始于赖国传在2016年夏天收购西布朗维奇,其次是狼队(沃尔夫汉普顿足球俱乐部)。2016年7月,郭广昌麾下的复兴国际,收购英格兰沃尔夫汉普顿足球俱乐部100%股份,传闻投资4500万英镑。紧接着是南安普顿,莱茵体育对其收购传了很长时间,在2017年春末基本确认,从瑞士的利勃海尔家族手中完成收购。其实不仅仅在英格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足球资本市场,都陆续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2015年7月,李永生的德普科技,全资收购法国乙级联赛的索肖俱乐部100%的股份,传闻投资为700万欧元。


2015年9月,叶简明的中国华信能源,全资收购捷克老牌劲旅布拉格斯拉维亚队。


2015年11月,陈雁升为大股东的星辉互动娱乐,完成对西班牙联赛西班牙人俱乐部的控股收购,控股56%,后增资控股99.35%,传闻投资1.02亿欧元。


2016年6月,苏宁集团收购意大利国际米兰俱乐部70%股份,传闻价格为2.7亿欧元。


2017年4月,李勇鸿的罗森内里投资公司,完成对意大利AC米兰俱乐部收购99.93%的股份,传闻投入7.4亿欧元。


足球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其实,足球本身不是一项能直接赚钱的产业,足球是需要资本足够的投资人或机构,输入大量资金,才能带来生态的变化。在职业足球的语境里面,没有任何投入,就不可能形成任何产出。尤其是像英国这样的先进足球国家,在掌握了足球的资本游戏规则,本土的经济资源基本上进入开拓模式后,他们会意识到,外来的资本力量,会成为帮助本土足球产业打破僵局、实现价值增长的最佳工具。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选择投资一家海外足球俱乐部,只要经营和成绩上还过得去的话,你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受人尊敬的地区达人,能与当地社会名流接洽交流。毕竟,足球是社交的一种捷径,也可能是资产保值的投资方式。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成为定义体育在中国社会生活中重要地位的指引性文件。2015年3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更是直指足球产业。在海外投资方面,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集团,原本就有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项目。前几年,他在西班牙马德里收购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在这整个过程中,王健林非常清楚如何跟各种政府处理关系,尤其是通过足球,快速进入不同的社会文化。2015年年初,万达集团高调宣布,收购西班牙著名的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20%的股份。当然了,王健林只是做小股东,是对马德里的示好行为,也是他对自己商业权益的一种保护。换一个角度,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拿过联赛冠军,进过欧冠决赛,俱乐部的价值在上涨。即使之后万达与马德里当地政府关系恶化,但看这项投资,万达至少是不会折本的。


以苏宁收购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为例。其收购的潜在价值非常大。首先是每年到意大利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至少有27万至30万,将会为国米比赛带来大量的门票收入;其次国米品牌的相关衍生品如鞋服、生活用品等,会带来广告收入,与中国市场对接后,这一部分收入将继续扩大。同时,苏宁也将借助国际米兰力争跻身国际知名品牌行列。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曾表示,收购国际米兰是苏宁集团布局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助力苏宁足球俱乐部全面提升技术体系和运营能力;同时,这也是苏宁全球化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苏宁将积极利用国际米兰在全球各地的知名度,帮助苏宁拓展海外市场。



苏宁麾下的国际米兰俱乐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符合一部分人向外的心理,在传播力度上也可以收出口转内销,于是风潮渐成。在肆客足球总编钟方亮的分析报告里,他把中资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动机总结为四类:政府公关红利、商业利益迭代、专业足球青训外包以及资产海外转移。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有中国资本成功投资国际足球俱乐部的时候,球迷、群众可以从正面舆论报道中收获信心与鼓舞,并设想以此作为契机振兴中国足球。国内政策的利好,加上海外足球俱乐部整体不景气、普遍经营状况不佳,促成了但当时中国资本出海扫货的最佳时机,也为中国足球发展改革带来历史机遇。


在体育产业“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包括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并将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鼓励发展职业联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外足球俱乐部也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体育门票、商品和广告总收入估计为34亿美元,仅为美国(636亿美元)的5.3%,上升空间巨大。


专业人士表示,中资出手海外足球俱乐部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借助其商业化能力提升业绩。中国体育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份额小,借助海外并购之路实现“弯道超车”,确实可能在未来的产业布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降温

中国资本投身海外足球市场的热潮终究会有一个顶点,顶点之下的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在全球大多数职业足球俱乐部都亏损的背景下,中国资本投资国际足球俱乐部会获得何种收益,似乎没有人去仔细算过,就连苏宁这样的上市公司,都没有对投资标的会带来什么样的收益进行过公告。


2016年12月,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连续发布通告,表示已经密切关注到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而在2017年2月21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提到了部分企业非理性投资海外体育俱乐部一事。在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开展非主业、非理性的大额对外投资,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为此有关部门果断采取措施,积极进行引导,并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使企业对外投资更加审慎、更趋理性。确实,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海外投资热的风险,其中多次提到体育产业非理性投资。


国家相关负责人就曾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指出,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其中不乏在直接投资的包装下转移资产。有些机构境内的负债率很高,他们拿着从银行借来的、从其他金融机构融来的钱,在国外挥霍、购买资产,在境外投资一旦失误,这会增加境内的金融风险。因为要明确指证某一桩收购行为,属于机构或者个人的资产海外转移,除非证据确凿,否则很难做这种判断。不过,从海外足球俱乐部收购的案例列表上去分析、去对号入座,难度并不大。


在体育俱乐部等行业被列入境外投资敏感行业之后,伴随着政策的异动,中资在海外足球的远行,在2018年的夏天,逐渐开始有了返程的迹象。也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万达宣布出售手中持有的18%马德里竞技股份。同年7月,AC米兰足球俱乐部一度被取消欧战资格,米兰俱乐部老板易主。其实最初,李勇鸿收购米兰时是有资金缺口的,于是向美国对冲基金“秃鹫”埃利奥特借款3亿欧元。但资金缺口的原因始终是个谜,大概率的可能性就是当时中国对海外投资的严格管制,导致资金不能以合法渠道注入米兰。后来,李勇鸿和背后股东没有按时抠出1000万美金的还款,导致贷款违约,球队被迫拱手送给埃利奥特,并非李勇鸿主动卖掉球队。


英格兰南安普顿足球俱乐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4月17日,在一则《关于收购圣玛丽足球集团事宜的声明》中,莱茵达控股表示莱茵达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终止收购、两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告,对于其谈判的顺利进行没有重大影响。据公告显示,2016年11月11日,实际控制人高继胜以及三家莱茵体育旗下公司(其中一家境外标的公司Lander Sports Investment Co.,Limited,简称Lander公司)与境外自然人Katharina LIebherr(凯特琳娜)签署了正式股权收购协议,协议约定将由签约主体收购K.L童鞋所持有的ST.MARY’S FOOTBALL GROUPLTD(简称圣玛丽)的80%股权,鉴于境内外市场情况的变化,本次交易结构已调整为由高继胜直接收购圣玛丽80%股权,目前上述收购正在有序推进。在某种程度上,公告的言论佐证了4月16日晚间莱茵体育发布公告中显示的交易结构图。


简单来说,就是在目前的局势下,中国资本想要买一支海外俱乐部已是难上加难,而莱茵体育对于南安普敦的收购已骑虎难下,因此采取近似于个人名义收购的方式也是无奈之举,既要保证收购在某种程度上顺利进行,又要符合政策规定,莱茵不得不放出符合规定的“交易流产”公告,换来的则是一日之间蒸发的12.68亿市值。一直以来,莱茵体育收购南安普顿的动机饱受媒体质疑,据《独立报》报道,在2019年期间,南安普顿大股东高继胜一直都希望出售自己的股份。高继胜持有圣徒80%的股份,他对此要价大约两亿镑。


多年来,莱茵体育依靠房地产等业务苦苦支撑。据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3.2亿元,其中地产收入2.59亿元,能源及贸易销售收入9.31亿元,体育运营收入不到7000万元,仅占总营收的5.28%。2018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35亿元,其中房地产销售收入3.59亿元;体育运营收入2585万元,同比下降了8.21%,该板块毛利率-38.82%。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10家与体育运营相关的公司8家亏损。


2020年,随着疫情席卷欧洲,南安普顿足球俱乐部成为了首个确认大面积降低球员工资的英超球队。21-22赛季的英超联赛,南安普顿队放走了球队的头号球星丹尼·英斯,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主力球员。即使是球队的顶薪球员,英斯的周薪也不过只有7.5万镑。而我们再去看看英格兰北部(南安普顿在英格兰南部)的曼联这边,球员的周薪差距真的是有天壤之别:C罗周薪48万英镑排名曼联队内第一,德赫亚37.5万英镑第2,随后是桑乔35万英镑、瓦拉内34万英镑、博格巴29万英镑。政策方面的收紧,以及疫情方面的影响,不仅仅是莱茵体育的南安普顿了,对于那些仍然置身于海外足球市场的中资来说,依旧“亚历山大”。


常温

在很多中资收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案例中,对中国足球自身的发展,短期内也看不到太多助益。一般大多数收购者都会努力和中国足球现状结合,言必称青训,但任何一家俱乐部,哪怕是欧洲豪门级别的俱乐部,对于中国国内青训,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过九牛一毛。而一些体育资产的投资,可能牵涉到资金转移等问题,那么这其中的水就很深了。


真正投资海外足球俱乐部,光靠热情和跟风是相当欠妥的。当前,在经济不是很乐观的大背景下,投资者需要结合自身根本情况,不投机取巧,在具备充分抗风险的能力之下,再去进行谨慎的海外足球投资。否则,盲目投身海外足球市场,只会让自己进入另外一个巨大的深渊


星辉互动娱乐控股的西班牙人俱乐部主场比赛


海外足球投资热潮逐步退去,如何进行常态运营管理,确保球队收支平衡,已经成为足球投资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世界上任何一家足球俱乐部的正常盈收,大体上来源于三大板块,比赛日收入(门票、现场零售等)、转播收入、商业收入(企业赞助、广告代言、周边产品等)。当这些收入超过俱乐部球员工资、转会费等支出时,那俱乐部就盈利了。所以盈利的方法要么就是扩大收入,那么就是缩减成本。


此前,由于疫情影响各国联赛接连停罢,俱乐部的比赛日收入、转播收入基本降低到0,于是一些俱乐部会利用新媒体的社交便利性,来增强俱乐部在市场经营收入上的魅力,努力维持收支平衡。


不过即使随后各国的赛事逐渐恢复,到场看球球迷数量也呈大幅度下滑的趋势。作为首个宣布联赛提前结束的欧洲国家。法国也是首个允许观众进场观赛的国家,法国相关部门把进场的人数限定为五千人。而后疫情的反复,马克龙政府不得不把进场球迷数量从五千人再减少至一千人。俱乐部在收入方面大幅减少之后,为了尽可能的维持收支平衡,俱乐部缩减入预算势在必行。俱乐部肩负着球员们的巨额薪资,老板们在特殊的时期必然压力很大。去年3月,意大利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布:鉴于目前全球卫生的紧急状况阻止了体育赛事进行正常的开展,俱乐部已经与一线队的球员和教练达成了关于本赛季剩余部分的薪酬缩减协议。协议规定:俱乐部将降低一线队球员和教练在2020年3月、4月、5月和6月的月薪。俱乐部会在未来几周内,将根据现行条款与球员和教练各自达成最终的个人协议。达成共识的财务结果会为2019/2020财年产生约9000万欧元的正面影响。对于年薪高达3100万欧元的C罗来说,此次减薪,他将少拿800万欧元左右的工资,而包括税金在内,尤文图斯仅从C罗一人身上,就将节省1550万欧元。如果本赛季剩余已推迟的比赛有重新安排开赛的情况。俱乐部将与球员和教练真诚协商,根据实际比赛的恢复情况和最终赛程重新调整薪资。


除此之外,足球的运营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大多数足球俱乐部都有自己的青训体系,每年通过挖掘青年人才或者买卖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营收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荷兰的阿贾克斯还有葡萄牙的波尔图,这两家俱乐部都是通过像豪门俱乐部不断的输送年轻球员而闻名的……


相较于海外足球市场,国内足球市场更是面临一系列经营困境与难题。如今放眼我们国内足坛,中超联赛大部分俱乐部爆出财政危机。据了解,在16支中超球队中,其中至少有11家俱乐部存在拖欠薪水情况。这样的情况,既有内因的主导,也有外因的影响。一方面,球员经纪人的哄抬身价,导致球员的身价水涨船高,完全违背了市场的正常规律。另外一方面,疫情了导致联赛赛程的大幅度缩水,各俱乐部的球员们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比赛,没有了现场的球迷,没有了更多的曝光量,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还有一点,中国足协实施中性化取消冠名,随后又采取联赛为国家队让路等政策,多多少少影响了足球投资者的利益。中性化改革的争议,一直是舆论争论的焦点,这一政策究竟是对是错,恐怕现在也没有人能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


无论投资国内足球俱乐部还是海外足球俱乐部,每年几个亿的投入自然少不了,在经济环境向好的情况下母公司乐意投入;但是如果市场大环境呈下滑趋势的时候,母公司资金紧张,投入到俱乐部的资金就大幅度缩水。何况这件事本身不再产生广告效益。另外,股权改革带来的影响也超乎想象,虽然说各家俱乐部股权改革迟迟没有进展,也因此拖垮了不少俱乐部。但股权改革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按原定方案,股改的目标是改变俱乐部的单一股东制,引入当地政府和国企控股,原来的民企投资企业可以继续当大股东,也可以当小股东,俱乐部重大决策由董事会投票决定。


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投资,要想取得成功,一定不能盲目跟风。投资者需要以价值投资+深度产业运营的思维,找准目光长远的切入点,健康良性的发展产业,才能一步一步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目前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创业者或者企业家,建议还是以观望为主。


习近平主席曾在德国访问时说“既然我们其他的运动可以拿到金牌,那么足球啊,一定要下决心搞上去,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投资足球产业,有别于其他类目的产业,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责任。足球产业的每一步改革,几乎都对资本市场带来直接的影响,也影响着产业背后无数热情洋溢的球迷们。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